关于开展学习贯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强能力、转作风”专题网络培训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全校党员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强能力、转作风”专题网络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党员领导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员干部持续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新征程上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力量。
二、培训对象
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全体中层干部
三、培训形式
本次培训采取线上形式,将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组织实施。
(一)课程学习
学习时间为2个月,2022年4月20日至2022年6月19日;课程围绕“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强化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能”“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个模块进行设置,共有课程44门(见附件),课程在“我的学习—课程学习”中,参训人员须完成20学时(45分钟/学时)的视频课程学习任务。
(二)知识竞赛
参培人员在完成规定学时的课程学习后,将采用试题库随机组卷的方式进行知识竞赛(在“我的学习—在线测试”中,统一竞赛时间另行通知),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
(三)登陆方法
1.参训学员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www.enaea.edu.cn)进行登录,也可百度搜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登陆账号为个人手机号,初始密码为654321,登陆后进入班级,即可参加培训。
2.参训学员也可以下载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还可以关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微信公众号了解各类信息。
(四)考核要求
1.课程学习20学时(900分钟),权重50%;
2.在线测试1次,权重50%。
(五)认证形式
完成各项考核要求且总成绩为90分以上的参训人员可在“教学服务—电子证书”栏中打印证书。
四、培训纪律
本次培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方式,参培人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结果将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培训期间不得在网络学院发布或链接违反党纪条例和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出现危害网络学院安全的行为。各参培人员要把此次培训与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培训同安排,同进行,把握好时间节点,按要求完成培训,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联系人:刘 钊 13939067070(617070)
附件: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强能力、
转作风”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党委组织部
2022年4月20日
附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暨“强能力、转作风”网络培训课程列表
第一单元 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职务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体解读 |
刘 春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王 刚 |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纲领性文献 |
王炳林 |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共产党与三个历史决议 |
祝 彦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教授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
颜晓峰 |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意义 |
周良书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辛向阳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看人民教育千秋基业 |
张 力 |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百年的发展脉络、历史经验与未来走向 |
王定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
第二单元 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职务 |
认真践行党员义务权利,做优秀共产党员 |
刘 春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党员干部的党性与党性修养 |
祝 彦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教授 |
党员干部如何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
李 拓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优良传统 |
吴文珑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
红色基因,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
陈 述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
胡 敏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牢记“两个务必”,弘扬优良传统 |
李松林 |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教授 |
第三单元 强化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能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职务 |
坚定信念把准方向,提升干部政治能力 |
胡月星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 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 |
张维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 |
未雨绸缪 精准拆弹,提高干部应急处突能力 |
马宝成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 |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和引导策略 |
刘 宁 |
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工办主任,副教授 |
深入群众躬身实践,提高干部调查研究能力 |
丁文锋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教授 |
客观分析综合研判,提高干部科学决策能力 |
路 杰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
脚踏实地勇挑重担,提高干部抓落实能力 |
刘 春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教授 |
学校中层干部的沟通与领导力 |
刘平青 |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 |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王立英 |
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党组成员 |
干部培训与团队学习 |
安令裕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
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
雷朝滋 |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 |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
蔡本睿 |
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
牢记使命 履职担当——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
王 武 |
内蒙古工业大学团委书记 |
教学研究论文选题凝练的主要策略与案例分析 |
熊庆年 |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 |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难点与问题破解 |
马昱春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 |
疫情防控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王占仁 |
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
做大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
任雅才 |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 |
第四单元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职务 |
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学校的政治原则、治理体制和发展战略 |
孙霄兵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国家督学 |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策略分析——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科为例 |
赖绍聪 |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以法治思维推进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 |
王敬波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领导干部如何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曹鹏飞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
推动大学内部治理科学化 |
刘献君 |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校-院治理体系改革的实践走势与未来方向 |
赵宏强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制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
双高专业群的建设思路与策略 |
辛秀兰 |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 |
产教融合、引企入教建设特高专业(群)——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
王平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 |
赵斌 |
河北工业大学组织部部长 |
校园安全法律风险防范与突发事件处理 |
吴寿东 |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重大疫情防控 |
董泽宇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 |